“自从修了这条堤顶路,我经常来这条路上漫步,既锻炼了身体,又能欣赏运河沿岸的风景,心情非常舒畅。”衡水市故城县退休干部李金池说。
近年来,衡水市故城县按照“畅、安、舒、美、绿”的标准,把创建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,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交通纽带,作为特色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,作为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工作。全力推进,扎实工作,目前全县建有省级美丽农村精品路35公里,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。
据故城县地方道路管理站站长徐树森介绍,目前建成的省级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:一条是YZ09小庙—朱往驿路段,该路隶属房庄镇,西起枣强县与故城县交界处,道路总长13.2公里,三级公路,双向车道,沥青砼路面,路面宽7米,路基宽9米,2021年该路被评为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。另一条为贯穿建国镇、西半屯镇、武官寨镇的大运河堤顶路,该路总长21.8公里,修建于2019年,建设标准为三级公路,路面宽度为7米,路基宽度为9米。2条精品示范路全部实施绿化、美化、亮化,确保了宜林路段绿化率达到100%,绿化提升按照“点带结合”的理念,形成层次性、立体感强的绿化效果。结合道路生命安防工程要求规范布局设置标志、标线,融入“预防为主、安全第一”八字方针,优化完善了交通安全设施,保障交通安全。
据故城县交通局局长吴强介绍,按照“县道县管、乡道乡管”的原则,故城县将建设完成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管养权限下放到所属乡镇,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养责任制,明确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的管养权力和责任清单,实行农村公路工作目标责任制,指导监督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履职尽责,对乡镇政府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实行绩效管理,年终考核,奖优罚劣。同时,坚持高定位,以党员示范路为引领,以路制管理为抓手,以常态化养护为目标,对全线路域实行日常保洁,定期组织专项养护,确保路面平整坚实,通行舒适安全,公路路域范围干净整洁,通过示范引领,取长补短,促进公路“建管养运”齐头并进,健康发展。
“为进一步强化故城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交通基础设施支撑,更好地服务于旅游观光产业发展,2020年,投资850万元,实施了大运河堤顶路绿化、亮化等配套设提升改造,对全线行道树进行移除、补植、修剪,金宝大道以东5公里种植金银花;路面提升全线喷涂彩色路面,沿线绘制村庄标识69个、风景道标识11个,在老故城镇区、四女寺船闸、建国镇武城大桥设泊车区3处。”故城县交通局副局长孔维亮说,2020年9月中旬,实现大运河文化中心、故城县旅游集散中心、新郑口运河大桥等大运河文化带景点通达公交车,全面完成大运河休闲“慢游”路建设。
“故城县‘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’建设,有‘农村公路+旅游发展’;‘农村公路+康养’;‘农村公路+美丽乡村建设’;‘农村公路+产业帮扶建设’四种模式,通过这项工作 促进了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基础设施高质量融合,有力拉动了地方经济、促进了全域旅游、解决了农村出行难问题,大幅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保障,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、深化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。” 故城县政府县长邢亚超说。(王希录)